人民網北京10月17日電 (記者孝金波)“中國地震臺網速報”微博曾推出了一個小調查:“過去5年,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、新疆哪個省份地震最多?”結果,四川以4.2萬票高居榜首,獲得82.2%的網友支持;而新疆以6046票居第二名,獲11.7%的投票。但實際的數據卻是,“過去5年,新疆發(fā)生三級以上地震1009次,四川408次,西藏361次,云南254次。”新疆的地震這么多,但為什么“存在感”不高呢?近日,記者跟隨新疆地震局實地探訪,看看地震人都在忙什么。
新疆坐擁五條地震帶 強度大,頻度高,分布廣
新疆地域遼闊,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,截至2017年末,新疆總人口2444.67萬人,比北京約多300萬人,但面積卻有101個北京大。用地廣人稀來形容新疆,確實正確。但新疆自身的地理條件,大多數省份卻難以相較。它地處歐亞地震帶,境內由北向南分布著阿爾泰地震帶、北天山地震帶、南天山地震帶、西昆侖地震帶和阿爾金地震帶,地震活動強度大,頻度高,分布廣,屬于中國大陸地震活動水平最高的地區(qū)之一。
新疆地處歐亞地震帶,地震活動強度大,頻度高,分布廣。20世紀以來新疆發(fā)生8級大震3次,占中國大陸38%;發(fā)生7級地震18次,占中國大陸25%;6級地震105次,占中國大陸23.8%;5級地震500次,占中國大陸26.2%。平均每年發(fā)生1次左右6級以上地震、發(fā)生5次左右5級以上地震,平均5-6年就有1次7級以上地震發(fā)生。除塔里木盆地和準格爾盆地部分區(qū)域外,地震活動遍布全疆。1902年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81/4級地震是新疆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。近年來新疆震情形勢復雜嚴峻,2011年6月以來新疆地區(qū)中強地震頻發(fā),發(fā)生5級以上地震41次,其中6級以上地震8次,7級以上地震1次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