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5月11日,著名物理學家、中國科學院院士、“兩彈一星”元勛、我國核武器事業(yè)的開拓者之一、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的創(chuàng)建者之一程開甲的骨灰被葬入位于新疆和碩的馬蘭烈士陵園。
與之一同安葬的,還有一本《創(chuàng)新·拼搏·奉獻——程開甲口述自傳》?;貞浧甬敃r的情形,這本書的整理者、軍事科學院研究員熊杏林腦中反復涌現(xiàn)的,只有10個字:心系原子彈,魂歸戈壁灘。
說起程開甲,人們對他更熟悉的稱呼是——中國的“核司令”。叫他“核司令”,不僅是因為他曾擔任我國核試驗基地的副司令員,更是因為他為我國核試驗事業(yè)所作的貢獻:半個世紀隱姓埋名,將自己的一生與共和國的核試驗事業(yè)系在一起。
9月17日,黨中央決定,隆重表彰為新中國建設和發(fā)展作出杰出貢獻的功勛模范人物,程開甲的名字也在其中,他被授予“人民科學家”國家榮譽稱號。
參與首顆原子彈研制工作
2018年10月24日,熊杏林去解放軍總醫(yī)院探望程開甲。
當時,程開甲的病情已經(jīng)十分嚴重,熊杏林隱隱地有種預感,“這可能是最后的會面”。于是,她帶去了自己的新書《程開甲的故事》。探望期間,熊杏林給程開甲翻看書中的插圖。
“我把書中的插圖拿給他看。起初,程老并沒有太多興趣。后看到兩張圖片時,程老突然激動起來,一個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所用的鐵塔;另一個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的爆心??吹竭@兩幅圖時,老人的眼中放出一種異樣的光芒,他指著圖跟我說:‘這是我非常熟悉的地方’。”熊杏林回憶道。
程開甲是我國指揮核試驗次數(shù)最多的科學家,在羅布泊工作的20多年,是他銘記一生的時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