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是全球快遞第一大國,年運送快件500多億件。許多消費者幾乎每天都會從快遞小哥手中收快遞、發(fā)快遞。而在快遞小哥的后端,是一位位天南地北、長途作業(yè)的貨車司機。目前中國約有1500萬輛大貨車、超過3000萬名貨車司機,他們承擔著一半以上中國陸地貨運量。
10月9日,記者跟隨中儲智運貨運平臺的兩位貨車司機,從河北曹妃甸碼頭出發(fā),滿載貨物,一路跨過黃河、漢江和長江,前往貴州銅仁,近距離體驗貨車司機的工作,看他們?nèi)绾卧诮裉熘袊飼称淞鞯倪^程中發(fā)揮自己的作用。
物流業(yè)發(fā)展快,貨車不再愁貨源
記者此次跟隨的兩位大貨車司機都是“80后”,一位名叫馬彥輝,另一位名叫趙海崗,均為河南省??h人。
10月9日中午,記者趕到兩位師傅即將出發(fā)的河北唐山曹妃甸化學工業(yè)園,他們此次是啟運一批塑料制品。工人裝貨的空當,馬彥輝和趙海崗來到園區(qū)外一家路邊小吃店,兩碗熱湯面解決午飯。
很快,大貨車出發(fā)了。兩位師傅心情不錯,他們估摸著當天傍晚正好能到河南??h,可以回家看一眼。然而,離開工業(yè)園不到3小時,原本晴朗的天空變得陰云密布,一陣陣急雨襲來,出于安全考慮,駕車的趙海崗只好把車速壓低。這意味著到??h的時間要推遲了,兩人有些沮喪。
駕駛室不是什么舒適的地方。前排是兩個座位,后排改造成一個小小的臥鋪。師傅們常常在里面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。夏天熱、冬天冷,小小的車載空調(diào)完全不足以保持合適的溫度。這輛貨車的駕駛室里額外安裝了一臺空調(diào)。
記者與他們閑聊起來。“為什么干這行?”“我們是初中同學,從小認識???h正處在公路網(wǎng)密集地帶,縣里70多萬人,就有超過3000輛大貨車,好多人都干這個。”趙海崗說,他19歲就開著貨運公司的雙軸卡車跑起了短途貨運,又過一年,剛滿18周歲的馬彥輝考下了駕駛執(zhí)照,加入趙海崗的行列。
“貨車司機這一行特別辛苦,風險也高,就是收入還可以,我們掙個辛苦錢。”馬彥輝說,入行時沒什么積蓄,自己買不起卡車,主要是給物流公司開車搞運輸。起初,他倆各開各的,從2004年起決定合伙開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