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夏天,林書豪在中國呆了整整7個禮拜的時間,比以往的任何一年都要長。在那7周的時間里,他做出了很多重要的決定,“其中之一就是接受現(xiàn)實,我不再有NBA的合同了,”書豪說,“我曾經很猶豫,要不要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講述出去,我很猶豫但最終我還是講了,希望可以鼓勵很多人。最重要的決定,就是加盟北京首鋼隊。”
林書豪加盟CBA,是這個夏天中國籃球最具轟動效應的新聞之一,每個人對他的期待都不一樣。有人期待他能拿到冠軍,有人期待他掀起CBA的“林瘋狂”,有人期待他復制馬布里在北京的傳奇。
我們問書豪,你覺得在北京首鋼究竟打成什么樣才算成功?
書豪說:“我當然想贏得冠軍,但成功不止有一個衡量標準。人生就是這樣,只要全力去追夢,就已經是一種成功。”
“最扎心的是,我終究沒成為自己想成為的球員”
幾個月前,林書豪的一段視頻,打動了無數(shù)人。他眼含熱淚地說:“人生真的好艱難,每一年的挑戰(zhàn)越來越艱難,有句話說當你跌倒谷底的時候,你只能往上爬。但是每年的谷底越來越深,我感覺NBA已經放棄我了。”
那一刻,他動情的講述,讓無數(shù)普通人,無數(shù)和他一樣的奮斗者,讓無數(shù)用盡全力卻未及夢想的失意者,感同身受。
林書豪沒有繼續(xù)留在NBA,但他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。他知道仍然有很多雙眼睛在看著自己,無論在哪里,他都想給那些關注自己的人帶來力量。
“有時候我會問自己,我有多大的影響力?但是這個無法用數(shù)字形容,而且你也沒辦法和別人比,因為每個人的故事都不一樣。”林書豪說,“而當我聽別人的故事,和球迷見面的時候,這些事情都能讓我感到,我影響到了他們。當我有機會鼓勵別人的時候,我一定會做下去。”
林書豪已經在NBA打了9年,中國籃球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姚明也打了9年,要知道,NBA球員的平均職業(yè)生涯不超過4年。在這個弱肉強食的聯(lián)盟當中,尤其作為一名亞裔球員,生存這么久已經是一種成功。
可是書豪有時候仍然會感到心痛,他那么努力地奔跑,卻還是沒能追上心中的自己。
“從某些方面,我的NBA生涯是成功的,因為有些東西沒有人做到過。從另外一個方面,我也知道我沒有達到自己的上限。”書豪嘆了口氣,“我當時就說,你那么認真去追你的夢想,有時候真的無法達到。你如何接受失敗走下去?這也是我需要學習的。我真的沒有成為,我想成為的球員,這對我來說是最扎心的。從家庭的角度來說,很多東西比NBA重要很多,可是從職業(yè)生涯來看,我還是覺得沒有達到目標。”
他又說:“可是沒問題,因為我真的相信每件事都會幫我成長。”
真正讓人感到痛苦和失落的,并非遙不可及,而是當你拼盡全力,似乎距離夢想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,卻最終失之交臂。
你覺得最接近夢想的是什么時候?
書豪說:“我就是覺得我在籃網隊,如果不受傷就會達到我的目標,真的非常接近。這兩年受傷,機會就沒了。有時候機會不會那么長久。”
今年夏天,林書豪簽下了新的中國贊助商,贊助商為他打造的slogan叫做‘信我所信’,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坎坷,書豪越來越能夠理解這句的內涵。
“你要依靠自己的信念。我知道我自己的上限在哪,我不需要任何人跟我講,我可以接受失敗,但我不能接受沒有真正去追過自己的夢想。”林書豪說,“如果你知道你的上限在哪里,但你一直失敗,一直有你不能控制的東西,阻礙你的成長,你只要繼續(xù)去追你的夢想就好,因為到最后有可能你就會達到。我來到NBA,碰到過很多想要放棄的時刻,可是我沒有放棄,最后才在NBA打了九年。”
林書豪加盟CBA
“成功永遠不止一個標準,全力追夢也是成功”
來到CBA,林書豪吸引了萬千的關注,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。人們對他的期待極高,似乎只有贏得總冠軍,才算真正的成功。
對書豪來說,是這樣么?
“成功的標準,很難說。因為我現(xiàn)在只能一年一年來,因為我不能保證自己明天會健康,當球員是很多東西都是不能保證的。”林書豪說,“我當然想贏得冠軍,但如果我們沒贏,我會不會覺得失敗?說實話我也不知道。我成為職業(yè)球員,首先因為我喜歡打籃球,第二因為我喜歡和隊友一起比賽,我很喜歡提高隊友的表現(xiàn)。如果這兩件事做好,是不是很成功呢?如果我們贏了冠軍,但我每天不快樂地去打球,或者只是靠自己,沒有提高我的隊友,這又是不是成功呢?”
在林書豪的眼中,成功永遠不僅僅有一個標準。他也會自己去想,究竟怎樣才算是成功?
贏得勝利是成功、打出高光表現(xiàn)是成功、和隊友融洽相處是成功,每一天快樂地打球也是成功。
快樂地打球也是一種成功
“我在NBA有過幾個賽季,我表現(xiàn)得很好,可是隊友和隊友經常吵架,不是真正的一個家庭。我會覺得那不是成功。”書豪回憶說,“在籃網隊的時候,我們成績比較差,打不進季后賽,可是大家快樂地去打球,我們都是真正的朋友。我照顧你的家人,你照顧我的家人,這是不是真正的成功?對我來說,是的。”
中國有句話,叫做盡人事聽天命,意思是當你真的努力去為了一個目標奮斗過之后,內心才能夠淡然地接受所有的結果。書豪是西方文化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一個人,他信仰上帝,但他對待人生,有著與這句東方古語一樣的態(tài)度。
“我用全力去追這樣的夢想,并且可以接受每一個結果,因為你無法預測結果是怎樣的。”書豪說,“人生就是這樣,有些目標能達到,有些不能達到,你用全力去追求夢想,已經算是比較成功了。”
前NBA明星后衛(wèi)阿里納斯曾經這樣評價林書豪:“他很多時候拋棄了自私的一面,但在殘酷的競爭當中,有時候不得不去自私一些……”
“這就是一個平衡,很多人跟我說,如果你想打好,你不能太善良。但很多人從小跟我講,你不能一邊打球一邊讀書,你不能兩件事都做好,后來我做到了,他們就只能承認自己錯了,”書豪笑著說,“我對籃球也是一樣,我一上場的時候,我會做一個好人,但我一定會盡全力。打球的時候,我會有一個成為殺手的想法。雖然我是控球后衛(wèi),但需要我得分的時候我一定會去得分,如果我的狀態(tài)好,我不會因為顧及別人的感受,而放棄自己進攻。善良和自信其實不沖突。”
無論在NBA還是CBA,書豪都是一個公認的好人,他平易謙和、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。他每年都會來到中國,但這和真正在一個不同文化的環(huán)境中長期生活、打球,還是不一樣的概念。但他已經準備好,去適應和了解不同的溝通方式。
“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拼圖,中國的文化可能比較含蓄,比較尊重長者,這可能會讓他們在和我溝通的時候有所顧及,”林書豪說,“所以我會告訴隊友,如果你想說什么直接告訴我就好。你需要真的去了解每個人,他們溝通的方法是什么,其中的優(yōu)點和缺點是什么,這是作為控衛(wèi)一個很大的挑戰(zhàn)。”
結語
很多人希望,林書豪能夠將中國當做自己的家,能夠將北京當做自己的家。對于一個職業(yè)生涯歷經挫折坎坷與漂泊輾轉的球員來說,能為一座像家一樣的城市打球,是一種難得的幸福。
“從小都是,如果在一個黃皮膚的人比較多的環(huán)境里,我就會比較舒服。”林書豪說,“我來北京打球,球迷們很歡迎我,但我目前只能保證自己在這里打一個賽季,因為我們只簽了一年的合同。我無法做更多的承諾,但我希望能在這里呆更久一點,我能感受到這里的人們,對我的愛。”
這個夜晚之前,書豪還沒有在CBA得分、還沒有在CBA贏球,他甚至也無法確定,自己最終能帶領北京隊贏得怎樣的成就。只有一件事,他百分百確定。
“當我真的來到這里,看到這里的人們如何對待我,我更加相信,來到CBA就是我想要的。”
文章轉載自騰訊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