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網(wǎng)北京5月10日電(肖驍) “只有通過對話,思想碰撞才能實現(xiàn)中法兩國電影業(yè)之間的溝通與交流。”2019中法文化之春交流活動5月在京舉行,坐在灑滿陽光的法國大使館里,法國導演讓-保羅·拉佩諾和人民網(wǎng)的記者暢談他的電影生涯。
《大鼻子情圣》《屋頂上的輕騎兵》《一路順風》……這些享譽世界的電影都出自這位法國著名導演之手,從業(yè)五十九年,僅執(zhí)導過八部電影。一個“糾結于速度卻不趕時間”的人,每次拍攝前他都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前期醞釀,精心準備劇本,反復修改甚至重寫,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成就了他拍攝的電影部部都是經(jīng)典。
童年生活對他的電影也產(chǎn)生巨大影響。愛上自己表妹的大鼻子騎士、美麗的婦人和熱血的青年,讓-保羅·拉佩諾的電影題材多樣,風格“優(yōu)雅而活潑”,但背后折射的含義卻常常讓人引發(fā)深刻的思考。電影《城堡之戀》以喜劇的口吻講述二戰(zhàn)時期一對城堡里年輕的夫婦和一個盟軍還有德國間諜之間的故事,談及拍攝原因,出生在勃艮第的讓-保羅·拉佩諾回憶起他的孩童歲月,二戰(zhàn)時期法國被德國占領,他親眼看到自己的家園被德軍占領。“那是個恐怖時期,與其說這部電影是喜劇,不如說是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記錄那個年代。”
面對好萊塢式的大片電影的沖擊,法國電影卻能遺世獨立,保持原汁原味,尤其是法國文藝片,更受到許多中國導演的贊不絕口。談到如何保持口碑和票房之間的關系,讓-保羅·拉佩諾認為這是兩個不同方式的電影,法國電影的本質是“作者型電影”,更看重劇本,拍攝手法;而好萊塢大片有自己的定位,收獲了高票房和不計其數(shù)的觀眾。
中法文化交流之春至今已舉辦十四屆,從最早的中法合拍電影“風箏”到“狼圖騰”,中法兩國之間的電影交流不斷深入。今年活動期間還將舉辦讓-保羅·拉佩諾電影回顧展,共展出他執(zhí)導的八部長片中的七部: 《屋頂上的輕騎兵》、《城堡之戀》、《亂世冤家》、《如火如荼》、《一路順風》、《大鼻子情圣》和《野島真情》。
談到中國電影,讓-保羅·拉佩諾非常欣賞許多中國導演,比如張藝謀,陳凱歌,王家衛(wèi)。他特別提到張藝謀導演的《十面埋伏》里面的竹林打斗戲,“中國電影非常注重視覺效果和美學,給我很多啟發(fā)。”
對于中法交流的未來,讓-保羅·拉佩諾特別強調(diào)“對話”和“碰撞”,“我很高興這次中國之行讓我認識了很多中國同行。我們從事相同的工作,有著同樣的夢想,雖然遇到同樣的困難。只有不斷地對話和碰撞才能實現(xiàn)我們兩國電影之間的溝通和交流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