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(qū)舊居社區(qū),發(fā)現(xiàn)小小的社區(qū)里,工場倒是良多。服裝加工場里,縫紉機“噠噠噠”響個始終,一匹匹布料在工人手里正變成標致的衣裳;近鄰是糕點廠,接續(xù)飄出陣陣香味,各種口味、造型的蛋糕、面包新鮮出爐;再往前走是花藝店,一進門,入眼是一束束逼真的絹花,十幾位女工正忙著將剛空運來的鮮花扎成花束。
今年26歲的阿依仙木古麗·亞森,在花藝店工作了兩年,已經(jīng)成了這里的主干,一天能扎10束花,酬金也從一開端的1000多元漲到了4000多元。“社區(qū)任務職員到家里找我,說新開了個花藝店,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,婆婆幫我看著孩子,有事我隨時能歸去護理,我就決議來嘗嘗。”阿依仙木古麗笑著說,沒想到深造一個月就上手了。兩年多上去,她的尋常話也曾說得頗為疏浚,人也變得更加相信自己。
常山圖庫
新聞排行榜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