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末、早春,其實在釣魚的技巧上并沒有太大的區(qū)別,只是說進入春季之后氣溫有升有將,魚情會越來越好。
一、宜釣小水面,不釣大水面
從入冬開始,到早春之間,這幾個月都比較建議釣小水面,尤其是窄但是比較長的水域,例如野河、溝渠、跟大水面相連的河流,因為此時主要還是釣鯽魚為主,小水面中鯽魚密度明顯會大一些。更關(guān)鍵還在于找魚窩上,畢竟找不準魚窩對冬釣極為不利。一般來說小水面特殊地形較多,比如橋墩、斜坡、水草區(qū)域,就算沒有這些特殊的地形,長竿釣河中間總能找到魚窩。
二、宜釣小溫差,不釣變溫天
天氣的選擇在冬季和早春同樣重要,或者說凡是氣溫不高或者不低的季節(jié),在釣魚時都應(yīng)該更注重天氣的選擇。冬季釣魚講究的是釣小溫差,溫差小的天氣水溫才足夠穩(wěn)定,魚才會開口。小溫差主要是兩方面意思,第一是持續(xù)幾天的溫度變化,如果有較大幅度的上升或者下降對冬釣都不利。第二是晝夜溫差,晝夜溫差越小,魚情一般越好。所以從天氣的角度來說,最適合釣持續(xù)的陰天或者霧天,晴天出門要慎重,注意氣溫變化,尤其是最低溫度是否有下降。
三、宜釣小釣組,不釣粗線大鉤
不管何種釣法,在冬釣鯽魚釣組搭配時都是一個套路,講究的是細線小鉤。比如臺釣一般使用0.6+0.4的組合基本就夠用,傳統(tǒng)釣的話0.6-0.8的單鉤通線就夠用,因為線組越細越是不容易出現(xiàn)擋口的現(xiàn)象,并且也有助于輕微信號的傳遞。不過傳統(tǒng)釣在調(diào)漂上跟臺釣有所差別,鉛墜躺底居多,所以釣組稍粗一些也不容易出現(xiàn)檔口的現(xiàn)象,更何況釣各種復(fù)雜釣點居多,釣組稍粗一些也能防止刮草之后出現(xiàn)的斷線情況。
四、宜釣鈍,不宜釣靈
臺釣的話在調(diào)漂上一般是釣鈍,但是有不能太鈍。因為釣鈍的時候餌料躺在水底,更容易被輕口鯽魚吃進去,但是漂相反映會比較輕微。越是釣鈍,餌料越是好入口。但是越是釣靈,漂相傳遞越是不打折扣,所以一般的思路就是不能釣靈,也不能太鈍。所以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冬季釣鯽魚,好像調(diào)幾目釣幾目比較好使,比如調(diào)2目釣2目。還需要注意的是主要抓小漂相,所以最好釣低目,這樣看漂會更輕松一些。
五、宜釣小餌活餌,不釣死餌
冬季釣魚,用餌其實思路比較多,有使用面餌的,有使用活餌的,還有面餌加活餌的方式。使用面餌一般是大香或者大腥,味道一定要濃,狀態(tài)一定要好。使用活餌,一定要注意餌料始終鮮活,鮮活蠕動的餌料才更容易吸引鯽魚的注意力。使用面餌加活餌,誘釣一體,幾乎是冬釣用餌的最頂級技巧。但是需要注意,不管使用哪種餌料,都要注意餌團要小。使用面餌要小比重,小餌團,使用活餌要注意粗細大小,穿鉤之后超過鉤尖部分不能太長。使用面餌加活餌,要注意狀態(tài)和活餌的占比,一定要保持餌團很小才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