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(guān)于商品餌、關(guān)于黑坑釣魚、關(guān)于調(diào)漂,這些契合現(xiàn)代釣魚人思路的總結(jié)性口訣,再用老的釣魚口訣,就非常的不合適了,而這幾句新的釣魚口訣,就非常值得學習一二了。
所謂的新口訣,分別針對用餌、調(diào)漂、釣位,有了新的總結(jié),分別是未釣先找底、調(diào)漂要稱餌,狂咬釣高目、口小要釣鈍,小魚求狀態(tài)、大魚餌對路,無雜拉餌優(yōu),有雜搓餌先、水庫地形先,塘釣下風口,釣法無定律、靈活自從容。
雖然不講究平仄,甚至也不算押韻,但卻是基于臺釣、黑坑的用餌、調(diào)漂、釣位選擇等層面的總結(jié),雖不一定百分百精準,卻能適用于大多數(shù)場合,那么,這些新釣魚口訣,該如何解讀呢?
一、未釣先找底、調(diào)漂要稱餌
臺釣不同于傳統(tǒng)釣,非常注重調(diào)漂,因為臺釣線組的鉛墜,分為離底、觸底、沉底三種狀態(tài),狀態(tài)不同,子線的彎曲程度不同,釣組的靈敏度也不同。
鉛墜離底,則子線狀態(tài)從緊繃到彎曲,所謂調(diào)漂,也就是調(diào)子線彎曲的程度,鉛組觸底、鉛墜離底,雖然子線都是躺底,但是鉛墜躺底比鉛墜觸底信號更遲鈍。
搞明白鉛墜在水底的三個狀態(tài),那么不管是哪一種調(diào)漂方法,都能做到了然于心,想要控制鉛墜在水底的狀態(tài),那么找底,也就是鉤餌到水面之間具體是什么狀態(tài),就非常重要了。
比如不帶鉤調(diào)漂,是基于鉛墜沉底,然后漂目到鉛墜之間距離,就是水深,基于這一標準,來做調(diào)目、釣目。
又比如帶鉤半水調(diào)漂,是基于鉛墜離底,然后不管怎么調(diào)整浮漂,水底到水面的距離不會發(fā)生變化這一標準來調(diào)整釣目的。
除了通過找底來確定鉛墜在水底的狀態(tài),還有一點,就是稱餌,原因還是鉛墜在水底的狀態(tài)不同。
如鉛墜沉底、觸底,稱餌也就無從談起,因為無法稱量鉤餌重量,但是一旦鉛墜離底,子線不是太過于彎曲。
那么在調(diào)釣的時候,對浮漂產(chǎn)生向下拉拽力的,除了鉛墜,還有鉤餌,子線彎曲度越低,鉤餌的影響越明顯。
二、狂咬釣高目、口小要釣鈍
用臺釣釣組判斷魚情,通過浮漂的漂相反饋,稱之為魚口,比如漂相頻出,則認為魚情好,如實口頻出,則認為魚口好,浮漂很久不動,稱之為沒魚口或者魚口不好,浮漂動作很小,稱之為魚口小、魚口輕、魚口弱。
但是,臺釣的精髓就在變化,如果魚口不好,我們需要確定是不是調(diào)釣的原因,那么要調(diào)目高一些,亦或者釣目高一些,讓子線緊繃,釣組靈敏度高一些,魚口自然能多一些。
反之,如果漂相小而碎,給口節(jié)奏還不好,這就要考慮是不是撞線、蹭漂、小魚鬧窩等情況,將釣組調(diào)鈍,盡可能過濾掉這些虛假的訊號。
三、小魚求狀態(tài)、大魚餌餌對路
用商品餌釣魚,首要明確的第一點,是到底釣小魚,還是釣大魚,如果是釣小魚,那么餌料一定要霧化好、夠黏軟,適口性好。
只有這樣,才能吸引小魚進窩,進而吸引小魚吞食鉤餌,餌料霧化不好、過硬,餌團體積太大,這都會影響魚的吞咽效果,至于味型,反而不是需要考慮的。
小魚的體型越小,魚口越雜,只要能吞下去的都會吞咽,對味型是沒有那么多的需求的,目標魚是大魚,就不能按這個思路了。
釣大魚,首要考慮的霧化不能太快、溶散不能太好,因為容易招惹小魚,其次才是味型,鯉魚、草魚、青魚、鰱鳙這些中大體型的魚,偏好的味型是有所不同的,所以才說小魚求狀態(tài),大魚餌對路。
四、無雜拉餌優(yōu),有雜搓餌先
商品餌在釣魚領(lǐng)域中,最大的爭議其實不是售價幾何,而是除了成品發(fā)酵餌,大多數(shù)商品餌都是粉末餌,入水之后都會霧化、溶散。
競技釣、黑坑魚池的魚種單一,不用擔心小雜魚鬧窩,所以餌料味型怎么豐富怎么來,但是用之于野釣,這就是災難了。
前文所述,商品餌在水中的霧化、溶散狀態(tài)越好,越吸引小魚,加上商品餌味型香濃,用商品餌,就等同于招惹小魚鬧窩。
所以,干脆就視實際情況,如果有小雜魚,而且鬧騰得比較厲害,那就用搓餌守釣,如果小雜魚極少,那就用拉餌。
五、水庫地形先,塘釣下風口
這句口訣倒不是說只有水庫和池塘能用,而是代表著兩種面積的水域,一種是湖泊、水庫為代表的大水面水域,另一種是池塘、養(yǎng)殖塘為代表的小水面水域。
大水面水域,不管是封閉水域還是不封閉的水域,沿岸長,地形復雜,因近岸地形不同,會導致水底地形、水底暗流、近岸植被等有較大的差異性。
而這些差異性明顯的地點,如洄灣、凹凸、溝叉、進出水口、堤壩、橋墩等地形迥異的區(qū)域,就是天然的誘魚區(qū)域了,風向?qū)︶炍坏挠绊?,其實并不明顯。
但是在水面小的封閉水域,雖說不同的地形,多少還是有一定的差異,但是上下風口不同,垂釣效果肯定不同。
這是因為水域封閉,下風口區(qū)域溶氧更好,更容易聚魚,不管哪個季節(jié),甚至于,不管哪一種風,都會導致這樣的結(jié)果,所以總結(jié)來說,就是水庫地形先、塘釣下風口。
六、釣法無定律、靈活自從容
釣魚圈經(jīng)常將化老師的一句話當做座右銘,既釣無定法、水無常形,這話到底怎么理解才是對的,估計現(xiàn)在的化老師,也很難將其還原成最早的意思。
但是對釣魚人來說,不要拘泥,不要死板,釣魚是一個既重視結(jié)果也注重過程的運動,因為釣魚這項運動,核心目標是釣到魚,核心目的則是通過什么手段釣到魚。
釣到魚和用什么手段釣到魚,都是釣魚人的追求,所以不管怎么理解釣無定律這句話,靈活一些,活泛一些,也只有如此,才能從容面對各種好的、不好的,糟糕的、不那么糟糕的魚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