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:廣東省中醫(yī)院臨床養(yǎng)分科
首要造詣:健脾祛濕、消食開胃
保舉人群:用于脾虛氣弱、脘腹脹滿、濕重困身等人群。
材料:胡蘿卜100g、茯苓30g、藊豆30g、陳皮3g、香菜5g、瘦肉200g(2~3人量)。
烹調辦法:將以上藥食材蕩滌潔凈,個中茯苓、藊豆略加浸泡,胡蘿卜切大件,瘦肉切中件;在鍋內放入清水1500ml,先放胡蘿卜、茯苓、扁豆、陳皮與瘦肉,大火滾沸后改用中小火煲約1小時,末了參預香菜,煮沸一分鐘,調味就可食用。
湯品點評:脾虛濕困的人群容易涌現(xiàn)胃口較差、腹部脹滿、頭身困重、肢體浮腫等不適,此時需求一款芬芳化濕的湯水來救援。
胡蘿卜有益氣和中的感導;茯苓可利水滲濕、健脾安神,常用于醫(yī)治痰飲停聚、水濕潴留所導致的浮腫、小便晦氣、食少納差等癥,打扮同樣可健脾、化濕、消暑的白扁豆(健脾宜炒用,消暑解毒宜生用)。香菜辛溫,歸肺、脾、肝經(jīng),能消食開胃;煲湯時放入少量陳皮既也許除清淡與膻味,使湯的口胃更佳,還能加強行氣化痰的感召。諸味實用,重在復原脾的運化功用,脾運復健,則水濕自化,食欲自開。
常山圖庫
新聞排行榜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