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胸前和頸部
肝臟發(fā)生癌變后可降低肝功能,無法正常滅活雌性激素,升高血液中雌激素水平,刺激皮膚毛細血管,從而導致皮膚瘙癢,同時伴有蜘蛛痣。
2、眼睛
之所以眼睛能看清東西,主要得益于肝血充足,但眼睛干澀、瘙癢和看東西模糊,極有可能是肝臟已受損。尤其是出現(xiàn)鞏膜黃染時應高度懷疑肝癌,因為肝臟受損可影響膽紅素分解和代謝,升高血液中膽紅素水平,從而引起黃疸。
如何保護肝臟?
1、有充足睡眠
23點到凌晨3點血液流經肝臟,正是養(yǎng)肝血的好時機,此時間段肝細胞修復和再生能力強,但熬夜的話會增加肝臟承受的負擔。再加上平時過度勞累,會降低免疫力,對肝臟的損害翻倍。因此應調整好作息,23點之后進入深睡眠狀態(tài),成年人每晚睡眠時間不能少于7個小時。
2、維持正常體重
脂肪攝入過多會堆積在肝細胞周圍,使得肝細胞不能從血液中獲取營養(yǎng),久而久之造成肝功能受損,甚至會發(fā)展成脂肪性肝炎、肝硬化或肝癌。因此應管住嘴邁開腿,把體重指數(shù)控制在18.5——23.9之間。
3、調整好情緒
怒氣傷肝已成為大眾的共識,經常發(fā)脾氣的人易患上肝病,所以應調節(jié)好心理,及時釋放不良情緒,保持豁達、平和的心態(tài),多培養(yǎng)興趣愛好來轉移注意力。
4、拒絕喝酒
進入體內的酒精大多數(shù)經肝臟代謝,不節(jié)制地喝酒會導致脂肪變性和壞死,導致酒精肝或肝硬化,甚至發(fā)展成肝癌,因此為了肝臟健康應做到滴酒不沾。另外,是藥三分毒,幾乎所有的藥物都經過肝臟代謝,隨意用藥勢必會損害肝臟,甚至導致肝衰竭。因此應嚴格按照醫(yī)生囑咐用藥,不能自行聯(lián)合用藥。
5、注意飲食衛(wèi)生
黃曲霉毒素是公認的一級致癌物質,長期接觸可增加患肝癌風險,發(fā)霉變質的食物中含黃曲霉毒素如發(fā)霉的堅果、玉米和小麥等。另外,食物必須徹底煮熟煮透后才能吃,不能吃半生不熟食物,也不能喝生水,以免誘發(fā)甲肝。
溫馨提示
日常生活中應減少在外吃飯次數(shù),每次飯前仔細洗手,及早接種甲肝和乙肝疫苗,能遠離肝炎病毒。年齡超過40歲、因為疾病而長期服用藥物、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應每年檢查一次肝功能。病毒性肝炎患者每三個月做次甲胎蛋白和肝功能檢查,每半年做次B超或CT等影像學檢查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