盼望著盼望著,娃們終于放寒假了,父母們也得以暫時放下緊繃的神經(jīng)了。
娃的期末考試考成啥樣先不管,起碼早晨先睡幾個小懶覺,不用火急火燎地催娃起床、緊趕慢趕地送娃上學,更不用晚上費勁巴拉地因為輔導作業(yè)而河東獅吼了。
吼了一學期,嗓子也要休息的。
管他班級群發(fā)啥消息,只要老師不艾特,就假裝看不見看不見。
終于要過上母慈子孝的日子了嗎?
先別得意,寒假,只是換一種方式讓父母們繼續(xù)修行罷了。
其困難程度,不亞于平時的上學模式。
且不說娃的假期作業(yè)要管(各種實踐作業(yè)、德育作業(yè)能讓你懷疑人生),假期輔導班要帶娃奔波,光是對付寒假里的娃,就夠你鬧心的了。
有經(jīng)驗如我,往往是寒假輕松了沒幾天,就忍住要吐一口老血的沖動,必須跟其他老母親們抱團訴苦一番,才能緩一緩,不然我怕我堅持不到寒假最后一天。
蒼天呀大地,老母親和神獸共處,太難了。
除了開學,我們還有其他路可走嗎?
美好(生氣)的一天從早晨開始。
娃睜開眼后,熟練地拿起手機(平板),或刷刷小視頻,或興奮地呼朋引伴,相約組團打游戲,還美其名曰,培養(yǎng)團隊精神。
起床三部曲——洗臉刷牙上廁所,不存在的。
能在你催促一兩遍后坐在餐桌前吃早餐就已經(jīng)讓老母親阿彌陀佛了。
好不容易娃吃了飯,該進入學習模式了吧。
娃說,不行,剛吃完飯要休息一會兒。
論光明正大地磨蹭,還得數(shù)放假的娃們。
即使跟娃制定了寒假計劃,幾時寫作業(yè)、幾時玩耍,奈何娃在寒假,不按規(guī)矩出牌。
小心地提醒娃,該寫作業(yè)了哈。
娃頭也不抬,嗯,好的。
你耐心地等了一會兒,可以開始寫作業(yè)了嗎?
再等一會兒。娃說。
你又忍著。
“一會兒是多長時間?幾分鐘,還是十幾分鐘,可以告訴我嗎?”終于你忍不住了,口氣不太好。
娃也終于意識到,老母親發(fā)威了。
于是娃終于休息好了,乖乖地坐在書桌前,開始與作業(yè)奮戰(zhàn)。
老母親也終于松了一口氣。
別得意太久。
超不過半小時,娃又在寫作業(yè)和玩手機之間來回切換,于是老母親的心情,也在憤怒和平靜之間來回轉換。
心里仿佛有兩個小人兒在打架:
娃好不容易放假了,不能逼太緊,想玩就玩一會兒吧。
放假了也不能太放松,作業(yè)那么多,還要預習,不學習能行嗎?
老母親太難了。
還不能說太多,娃會嫌棄你嘮叨。
娃還挺有理,放假了也不讓多玩會兒。
于是人家自動調(diào)整為玩樂第一,作業(yè)忘在腦后模式。
只留下老母親在風中凌亂。
怎樣讓娃自動寫寒假作業(yè),到底要怎么辦?難道先放任不管,臨近開學再看著娃狂補?
也許有人會說,學霸孩子不會這樣吧。
不一定。我身邊一位學霸媽媽,也有她的煩惱。
娃仗著是學霸,對簡單的作業(yè)頗有點不屑一顧。于是,學霸媽媽一邊哄著兒子寫作業(yè),一邊應對兒子提出的各種問題。
四年級兒子最近對初中化學很感興趣,元素周期表、氫化物、氧化物以及苯、醇等,追著問不停,這讓大學畢業(yè)了十幾年的她情何以堪。
家里地方小,老母親和娃整天在一起,容易相看兩相厭,出去轉轉也許心情會好一些。
說到這,恐怕又戳到父母們的痛點了。
娃越長大,越不愛出門有沒有?
我親眼看著,原來有個眉清目秀的小男孩,隨著年級的升高,身體長高的同時,更多的是橫向發(fā)展。
于是清秀沒了,圓滾滾來了。
他媽媽說,除了上下學,孩子就喜歡在家宅著。放假了更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,讓他出去玩會兒,太難了。
一二年級的小娃還好,還能時不時跟父母出去活動活動。
大一點的娃,出去玩對他們已經(jīng)沒有多少吸引力了。
“出去玩什么,又沒有小伙伴?我們大孩子能和兩三歲小孩一樣跑來跑去嗎?”
娃說得好有道理,我竟無以反駁。
可以自己玩呀,玩活力板、滑板、騎自行車、跳繩……
小區(qū)有個大平臺,玩這些很合適。我還在試圖說服娃。
娃一句,沒伴,不去。娃大了,還不好意思了。
我?guī)湍慵s了小伙伴,收拾下出去吧。
老母親在線卑微。
為了讓娃動起來,不僅要配置一些運動工具,還要提前幫她約好小伙伴。
老母親也是相當不容易了。
作業(yè)不愛寫,出去玩也不樂意,做點家務總可以吧。
一來培養(yǎng)娃的生存技能,二來老母親也解放下雙手。
盤算打得響,但架不住娃不配合呀。
就從收拾床開始吧。
疊被子、整理衣服還是不難的。話說娃的床上,臟衣服和干凈衣服大多時候是混著放的,娃自己也常常找不到東西。
上學時,一般老母親會幫忙疊被子,整理衣服,放假了不著急了,這些事情可以安排起了吧。
娃說,反正又沒人來家里,疊它干什么,放著吧,挺好的。
不亂嗎?找東西多不方便呀。
不亂呀,有一種美叫凌亂的美你不知道嗎?東西找不到就慢慢找唄,不急。娃很淡定。
這種美老母親欣賞不來呀。
至于掃地、拖地、洗碗等,偶爾娃心情好了會干一些,但大部分時候,娃說自己不是不想干,是覺得時間不夠用,不想把時間花費在這些小事上。
寫作業(yè)、讀書、畫畫、出去玩……
老母親怎么辦,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。
所以,家有小學生的父母,寒假怎么過才能省心省力?
數(shù)著日子過吧。
除了盼望快點開學,還有別的辦法嗎?
一邊數(shù)一邊安慰自己,還好寒假時間短,忍忍就過去了。
暑假怎么辦已經(jīng)不重要了,先把寒假這關過了再說吧。
就是這么現(xiàn)實。
感謝閱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