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情況如下:靠過度購物應對恐慌在危機期間進行恐慌性購物本身并不新鮮。在美國中西部,每當暴風雪來臨之前,超市貨架上的面包、雞蛋和牛奶都會被搶購一空。而在臨海地區(qū),花生醬則是每個颶風季必囤的必需品。亞羅指出,人們想為危機做好充分準備,這是合情合理的。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恐慌性購物也是人們在面臨不確定性和危險時、想獲得一定“控制感”所做出的行為。

靠過度購物應對恐慌
在危機期間進行恐慌性購物本身并不新鮮。在美國中西部,每當暴風雪來臨之前,超市貨架上的面包、雞蛋和牛奶都會被搶購一空。而在臨海地區(qū),花生醬則是每個颶風季必囤的必需品。亞羅指出,人們想為危機做好充分準備,這是合情合理的。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恐慌性購物也是人們在面臨不確定性和危險時、想獲得一定“控制感”所做出的行為。
當所有人都感到焦慮不安時,如果自己一絲焦慮也無,似乎會顯得不太正常。而緩解焦慮感的解藥便是‘控制’?!眮喠_指出,既然我們無法控制疫情的進程,我們只能將目光轉向自己能控制的東西,所以人們才會去瘋狂購物。我覺得自己至少在做些什么。我覺得自己在積極準備。我覺得自己正在掌控自己能掌控的東西,也就是囤貨。

“有些人正在囤貨,他們其實并不是壞人,也并非自私之徒,只不過是嚇壞了而已。我想,假如他們能考慮一下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和對社會的責任,也許就不會這么做了?!眮喠_表示。
我們很容易理解囤積肥皂和洗手液背后的行為邏輯(雖然有些不理性),但囤廁紙究竟又是為什么呢?
亞羅指出,這種行為的確不那么常見。“我覺得在一般的恐慌性購物中,比如在颶風來臨之前等等,大多數人都不會想到要囤積廁紙。這也算是種新現象。在危機期間,當以社交媒體為載體的溝通交流與人類本能相互碰撞時,人們爭相購買衛(wèi)生紙的現象便應運而生?!?/p>
缺貨的幻覺
“人類是社會性動物,”亞羅指出,“在這種前所未有、且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,我們都會模仿他人的所作所為。但不幸的是,其他人會做出各種各樣的瘋狂舉動,結果讓我們覺得自己也應該這么做。”
如今,大部分人都會通過社交媒體、或帶有圖片和視頻的新聞報道來了解自己同齡人的行為舉止。因此我們接收到的線索以視覺為主,這會影響我們處理特定信息的方式。與金槍魚罐頭相比,像廁紙這樣體積較大的商品被買走之后,會在貨架上留下更大、更顯眼的空缺。況且?guī)埻剂艘徽咆浖?,而金槍魚罐頭則只會占一小排空間,自然比不上前者引人注目。
“在照片上,空空如也的衛(wèi)生紙貨架看上去的確比空空的罐頭貨架戲劇性得多,某人手提兩大袋衛(wèi)生紙的場面也比手提兩大袋罐頭戲劇性得多?!眮喠_表示,“媒體似乎格外喜歡把焦點瞄準衛(wèi)生紙。得到這樣的提示后,人們就難免會想到要囤積廁紙。”
停止囤紙
如果不大量囤積衛(wèi)生紙的話,我們又應該怎么做呢?
“我不會對大家說:‘別做準備了?!驗檫@種做法可以在很多方面給人們帶來滿足感。從實際角度來說,我認為人們的確需要做好準備;從情緒角度來說,積極準備也確實令人愉快。”
但一旦人們準備好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,就需要換種方式尋求“控制感”了。
“要記住,我們其實只是想在這個詭異、松垮、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感受到自己仍然有用處、仍然有控制力而已,所以只需要控制自己能控制的東西即可?!?/p>
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日子里,你可以通過制定日程表來控制自己的生活,可以通過打掃和整理來控制周圍的環(huán)境,還可以在維持社交距離的前提下、盡可能與他人保持聯(lián)系,比如視頻聊天、去公園散步、或者打電話等等。(葉子)
本文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
